與想像不同的土耳其 中央社駐點記者現場觀察

文 / 曾依璇

台灣媒體罕有中東地區第一手報導,去年11月起,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在土耳其駐點,他觀察土耳其不同面貌、關注敘利亞,替自己開啟全新記者生涯,也為台灣讀者帶來難得現場報導。

台灣媒體罕有中東地區第一手報導,去年11月起,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在土耳其駐點,他觀察土耳其不同面貌、關注敘利亞,替自己開啟全新記者生涯,也為台灣讀者帶來難得現場報導。

46歲的何宏儒曾任中央社駐印度記者,去年11月起派駐安卡拉(Ankara)。他趁短期返台期間,以「安卡拉一年」為題,於中央社新聞學院分享在土耳其工作及生活第一年的心得。

他說,台灣人對土耳其較不熟悉,有些人甚至抱持「不好玩」或「落後」的印象;但事實上,土耳其生活水準高、街道環境好、飲食多樣又衛生,很多台灣女性嫁到土耳其,台灣駐土耳其代表處辦活動時,經常光是「土耳其媳婦」的家庭就可以坐滿10桌,超乎他原本的想像。

何宏儒透過照片和影片介紹土耳其小販、街頭即興歌舞、足球狂熱等社會觀察,以及他出席當地朋友婚宴、一起抽水煙的生活經驗,藉此說明土耳其雖是穆斯林國家,生活卻很世俗化。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近百年前將4月23日「當做禮物送給兒童」。土耳其舉國23日慶祝兒童節,首都安卡拉的國父陵當天萬頭攢動,一群小朋友坐在台階上拍照。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安卡拉攝 108年4月24日

他曾在前往安卡拉之前與幾名土耳其年輕人交談,詢問他們在土耳其是否可以飲酒,未料這群年輕人「笑成一團」,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飲酒是很自然的事,年輕人刺青也很普遍。

何宏儒還提到,土耳其女性比想像中開放,不包頭巾的很多,對外國人也很好奇,會主動邀請有亞洲臉孔的他一起拍照。

然而在新聞工作上,土耳其有些與台灣不同之處。身為外籍記者,何宏儒難以採訪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的行程,除非出現官方特別希望外媒報導的場合,他才會受邀,他希望駐點第2年開始能有更多發揮。

11日是伊斯蘭教宰牲節,為開齋節之外,伊斯蘭曆中另一大節日。數以百計信眾當天清晨6時赴土耳其東南部卡拉曼馬拉斯巿中心的清真寺參加晨禱。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卡拉曼馬拉斯攝 108年8月12日

派駐土耳其對何宏儒來說是記者生涯的全新體驗。舉例來說,土耳其的官方語言是土耳其語,敘利亞的官方語言則是阿拉伯語,他經常必須透過多重翻譯才能順利與不同受訪者溝通。

另外,在難民成為全球性議題的背景下,敘利亞是當前國際新聞熱點,卻少有台灣媒體到現場做第一手報導。何宏儒過去一年數度前往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執行專題報導,未來會持續關注相關議題,也可望很快就能到敘利亞境內採訪。

他感慨,他遇到一些敘利亞籍受訪者,英語說得比土耳其人更好,連孩子都能溝通無礙,「可能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前,這個國家至少在教育的部分,應該還是讓人覺得比較有信心、比較有期望的吧」。1081112

敘利亞伊德利布省阿提瑪村山頭被供難民棲身的臨時住宅占滿,矮房綿延數公里。左側道路屬土耳其境內,中間以圍牆隔開。圖為20日自土耳其比屈爾梅茲村攝。中央社記者何宏儒雷伊漢勒攝 108年9月27日

土耳其雷伊漢勒巿比屈爾梅茲村估有130戶、近千位敘利亞難民。生活無著的他們只能到當地農田裡打零工,賺取微薄薪資維生。圖為21日攝。中央社記者何宏儒雷伊漢勒攝 108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