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印尼特派談駐外經驗 籲實習生打破偏見

文 / 侯文婷

中央通訊社駐印尼特派員石秀娟今天在中央社新聞學院分享駐外心得,她以「椰殼碗下的青蛙」做比喻,鼓勵學子不要只看碗內的世界,要用在地、全球化的跨學科方式跑新聞。

中央通訊社駐印尼特派員石秀娟今天在中央社新聞學院分享駐外心得,她以「椰殼碗下的青蛙」做比喻,鼓勵學子不要只看碗內的世界,要用在地、全球化的跨學科方式跑新聞。

中央社社長張瑞昌開場時以「十年磨一劍」形容從業多年來首度駐派國外跑新聞的石秀娟,提到她雖非本科系出生,仍是位成熟的記者,並請今年2月駐派雅加達的她分享自己如何在這個文化多元的穆斯林國家採訪報導。

石秀娟首先以印尼總統大選為例,從當地討論的議題為出發點,從而規劃假新聞、轉型正義、宗教與中國因素等採訪主軸,並引導大家思考製作一則影音新聞會缺乏什麼素材,又要找到什麼對象進行訪問。

除了當地重大新聞以外,石秀娟也提到台灣角度的重要性,表示要從事件中找到台灣參與的角色或與台灣的關係,找不到跟台灣相關的報導時,則要從新聞性與價值出發,尋找台灣大眾會關切的相關議題。

石秀娟也分享自己外派時遇到的種種挑戰,除了不諳印尼文,難以立即在大型演講場合抓到重點,也曾因人生地不熟,差點找不到採訪地點。不過她仍勉勵大家要想辦法解決,不要輕易放棄。

提到中央社記者在海外得一人應付駐地全國的新聞時,石秀娟以印尼選後動亂為例,表示自己意識到無法單靠一人跑完所有面向,建議大家要調整心態,休息後再戰,並多運用當地媒體,寫出全面性的新聞。

在風俗民情與台灣迥異的印尼產製報導,石秀娟也提出幾個避免失誤的建議,除了充分準備、了解活動流程外,也要適時查證,不要因為是外媒,就認為內容一定正確無誤。

石秀娟最後以熟悉印尼的美國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撰寫的「椰殼碗外的人生」(A Life Beyond Boundaries)一書總結,從作者的跨國界人生猶如「躍出椰殼碗的青蛙」做比喻,期許大家跳脫偏見,用在地、全球化的跨學科方式跑新聞,而非用偏見看世界。她說:「雖然困難,但會有不同體會。」

前駐雅加達特派員周永捷也提醒,在東南亞國家要避免用西方觀點看事情,因為對印尼穆斯林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優先順序「第一個是阿拉、第二個是阿拉、第三個還是阿拉」,單從民主價值的觀點,無法直接反映當地民眾的心聲。

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則提到記者在地觀察的重要性,表示記者的好壞不是由撰寫新聞的數量定義,而是寫出重要、有內容的報導才成為好記者,就像石秀娟一樣,需要時間累積及對新聞的熱忱才能營造出來。1080705

中央通訊社駐印尼特派員石秀娟5日在中央社新聞學院分享駐外心得,實習生認真聆聽。中央社記者侯文婷台北攝 108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