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曼谷特派經驗分享 勉實習生重台灣觀點

文 / 侯文婷

中央通訊社駐曼谷特派員呂欣憓今天在中央社新聞學院與實習生分享外派心得,從泰王加冕到當地大選,她強調從「台灣觀點」跑國際新聞的重要性,勉勵新生代記者要「經營人脈」。

(中央社記者侯文婷台北2日電)中央通訊社駐曼谷特派員呂欣憓今天在中央社新聞學院與實習生分享外派心得,從泰王加冕到當地大選,她強調從「台灣觀點」跑國際新聞的重要性,勉勵新生代記者要「經營人脈」。

呂欣憓今年1月派駐泰國曼谷,先前曾派駐新加坡。她今天從多項主軸分享外派採訪經驗。她首先從「選材」切入,指出除了駐地重大政治與經濟新聞外,也要挖掘與台灣讀者直接相關或民眾感興趣的題材,以增加新聞可看度。

她以撰寫泰國未來前進黨黨魁他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為例,提到這位帥哥黨魁有話題性,又因勇於對抗威權,深受泰國年輕人喜愛,她認為這也會是台灣民眾想了解的議題,於是貼身採訪他一段時間。

「現場是新聞的第一要素」。呂欣憓多次深入他納通造勢會場,親身觀察他的群眾魅力,並獲得訪問機會。

她在訪問時,發現未來前進黨成員曾拜會台灣政務委員唐鳳,讓這則原本距離台灣民眾遙遠的新聞一出,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在中央社主網站獲得可觀按讚數。

呂欣憓接著又提到「人脈」對新聞來源的重要性,她建議除了與台灣代表處打好關係外,也要跟新聞同業與駐地國各組織建立交情,才能找到更多新聞題材。

最讓呂欣憓印象深刻的是她派駐新加坡期間,發生台灣民眾許立民在馬來西亞沙巴州遇害、另一民眾張安薇遭綁架的重大新聞,當時她奉命前往採訪,與其他記者合租船隻前往,因船伕迷路,她為了搶新聞時效只好就在船上打國際電話回台北總社,「口述」採訪報導。

她用這個例子告訴各位實習生得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並在外派期間廣交朋友,拓展人脈,才能應付外派工作的挑戰。

呂欣憓精彩的講座讓台下聽完紛紛踴躍舉手發問。被問及面對編譯搶時效發稿與駐地特派採寫的協調分配時,她說,因為特派身處事發現場,能藉由訪問學者或當地人士,利用第一手消息寫出更完整深入的報導。

被問到新聞流量不佳時,呂欣憓也提到,就算不好入口的硬新聞迴響不大,也有撰寫的必要,「因為我們得替華文媒體留下紀錄」。

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也說,外電只是線索,記者需要思考如何將從中鋪陳報導,並用台灣觀點去看事情。他也向現場實習生分享新聞工作的甘苦辛酸,「如果你愛它(新聞工作),就會享受過程」。

問答結束後,中央社社長張瑞昌以記者提問技巧為講座做總結,提醒實習生提問問題須具備重要性與精簡度,好記者就是從積年累月的提問經驗中,慢慢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成為「解決疑難雜症」的通才。(編輯:周永捷)1080702

與實習生分享外派心得,台下學員專心聽講。中央社記者周永捷攝 108年7月2日

與實習生分享外派心得,實習生踴躍提問。中央社記者周永捷攝 108年7月2日

中央通訊社駐曼谷特派員呂欣憓2日在台北中央社新聞學院與實習生分享外派心得。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攝 108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