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傳播系參訪中央社 交流新聞實務

文/新聞學院;圖/新聞學院

中正大學實習媒體「中正 E 報」師生參訪中央社

中正大學傳播系實習媒體「中正 E 報」師生 10 月 18 日參訪中央社,與中央社新聞部總編輯王思捷、影音中心副主任林憬屏就新聞編採實務交流,討論新聞產製流程、記者工作型態,以及海外特派員的工作等多項議題,現場氣氛熱烈。

王思捷首先回顧中央社百年歷程,並解釋通訊社作為「媒體中的媒體」的角色。他幽默提到,大眾對通訊社較不了解,甚至曾有人把中央社當作扶輪社。中央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始終秉持中立和真實原則。在網路時代開始面對第一線讀者,強化新聞時效與影音的重要性,以保持競爭力。

中央社新聞部王思捷總編輯(左)與影音中心林憬屏副主任(右)與同學分享實務經驗

「中正 E 報」同學們對編輯台的時效要求、如何突破約訪困難、記者工作量,以及中央社如何因應影音掛帥時代等議題特別感興趣,也提出自己的觀察與問題。

王思捷表示,雖然影音資訊已成為主流,但文字新聞仍然具備快速傳播與深度分析的優勢。林憬屏回憶派駐泰國時採訪政變和抗議事件,雖說照片與影音確實能傳達不可替代的臨場衝擊力,但文字永遠有其特殊性,也有人把文字寫得跟影像一樣吸引人。

中正 E 報同學踴躍提問

王思捷強調,新聞速度就是流量密碼。中央社編採流程必須耗費時間查證,但即時新聞仍有發稿的時效要求。記者的日常工作時間和任務,會根據記者負責的新聞路線的不同而變化,任何路線都可能隨時要處理突發新聞。記者的工作壓力常來自「新聞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無論何時,記者都必須保持高度的工作靈活性。林憬屏說,新聞部有代班制度,確保記者休假或出國時,仍有代班人處理緊急新聞,但有熱忱的記者,總是會希望重大事件時,自己能做第一手報導。

同學們對記者和編輯的工作壓力也充滿好奇。王思捷分享,作為總編輯,管理人的情緒和團隊歸屬感遠比新聞數量更為重要。作為記者,最重要的是對新聞的熱忱與好奇心,他勉勵同學,可以自己心靈探索(soul searching),找到自己的初衷。1131018

中正大學傳播系老師吳政龍(右)致贈感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