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當選人小馬可仕就職前一天,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新聞網站Rappler執行長瑞薩說,馬尼拉當局將維持之前的決定,勒令Rappler停業。...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深耕台灣,表示台灣媒體環境很好,但還有利益衝突、假新聞氾濫、新聞娛樂化等問題。他說台灣為世界民主典範,可以領導潮...
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副代表王宗翰(右)15日拜會中央社,和中央社社長張瑞昌(左)等人,就新聞採訪、文化藝術等方面交換意見。...
中央通訊社10日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行第3屆「我是海外特派員」分享會,邀請副總統賴清德(後中)出席,與4名獲選的小特派進行對談。...
中央通訊社舉辦第3屆「我是海外特派員」校園巡迴系列,中央社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副主任林憬屏今天到交通大學演講「採訪泰緬選舉,看兩地民主發展」,一探民主...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今天指出,90年代中美台的三角關係已經消失,美中衝突是未來的重頭戲,現在的世界局勢像是1950年代的「圍堵」,沒有辦法不選邊,但他認...
明年1月11日即將選第10屆立法委員,前第三社會黨發起人周奕成今天表示,現有113席立委席次太少,產生眾多亂象外,也無法培養優秀政務官,他主張啟動修...
到任2個多月的法國駐台代表公孫孟今天參訪中央社,暢談台灣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公孫孟並提到,同婚合法化大大增加台灣在法國的能見度。...
中央社舉辦「我是海外特派員」活動今天舉行成果分享會,邀請副總統陳建仁與4名實習海外特派員座談。副總統以台灣四面環海的特殊地理環境勉勵學員,要有如海洋...
有心人士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生成假新聞,或者製作真假難辨的演講者談話影片,AI對 「真實」的破壞案例時有所聞。Google News創辦人巴...
中央通訊社駐印尼特派員石秀娟今天在中央社新聞學院分享駐外心得,她以「椰殼碗下的青蛙」做比喻,鼓勵學子不要只看碗內的世界,要用在地、全球化的跨學科方式...
為拓展學子國際視野,中央社舉辦第2屆「我是海外特派員」活動,3月26日前進世新大學,由林憬屏主講「深入伊洛瓦底江,臥底記者看見的緬甸」,而第1屆海外...
Facebook從10月22日起透過台灣各大報紙刊登全版廣告,向台灣民眾宣導有關打擊不實報導的資訊。...
Google AI首席研究員紀懷新4日表示,打擊假新聞的難處在於如何定義,例如不同政黨對於假新聞的定義不同,無法靠機器學習完全解決,可能需要社會科學...
約20家大型新聞機構日前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歐洲議會更新歐洲聯盟版權法規,要求網路巨擘擴大和媒體分享營收。這項媒體人士提倡的著作權和著作鄰接權法案,目...
加拿大智庫領袖及學者訪台團一行9人,8月13日由多倫多大學助理副校長兼國際長黃一莊博士帶領拜會中央通訊社,雙方就國際、兩岸情勢、以及台灣媒體現況熱烈...
副總統陳建仁(中)15日出席「我是海外特派員分享會」,看完3位實習特派員的採訪成果,副總統直說「充滿無限希望」。他提到,特派員之所以重要,是讓台灣被...
美國報業被數位浪潮淹沒、逐漸凋零;根據今天發布關於美國地方紙媒狀況的報告,平均每週有兩家報社倒閉。...